台灣國際留學代辦中心家長交流論壇

標題: 来大陸工作學習后 這些台灣青年這样说……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1-11-24 16:13
標題: 来大陸工作學習后 這些台灣青年這样说……
每逢佳节倍思亲,夏历新年是中华游子与家人團圆的佳节。在春节時代,晶報驻台记者在台北碰到了几位台灣青年,他们或事情在大陸,或肄業于大陸,時候有长有短,一番察看體验,對大陸糊口都有了本身的见解。新的一年,這些年青人對两岸青年交换有怎麼的思虑,對大陸糊口又有怎麼的等待?……且听他们道美容整形,来。

台灣“北漂”郑博宇:

帮忙台灣青年創客在大陸“接地气”

在曩昔一年里,郑博宇很忙。他因鞭策两岸青年創客創業而持续两天呈現在《消息联播》;在第八届海峡论坛上,他曾遭到了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天下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接见;2016年,他在不到两個月的時候就协助了36家台灣本土團队入驻北京創業公社。

郑博宇1986年诞生于台北,現任首钢創業公社投資成长有限公司台灣事件賣力人、海峡两岸青年交换协會履行长。自從2009年第一次随團到北京,郑博宇的两岸故事便随之開展。在曩昔的7年里,居家健身神器,郑博宇一向存眷、介入两岸青年交换,并在2015年末,在鞋襪除臭噴劑,两岸青年創業的高潮里起头深耕细作获得骄人成就。

正月初六,记者在台北见到了這位奔走于两岸的“80后”。返台過年時代,他照旧繁忙。2月2日,他代表北京創業公社与台灣贸易总會,签订了协助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的落地成长和加快孵化的计谋互助协定。

借使倘使给郑博宇的2016年做一個清点,那末协助36家台灣青年創業團队入驻北京的創業公社,必定是他的“年度最好”。据郑博宇先容,2015年末他得到首钢基金旗下北京創業公社投資成长有限公司副总裁的约请,作為首位参加創業公社的台灣人,并担當台灣事件賣力人。今朝他已协助36個台灣創業團队落地北京,此中包括互联網、社群APP、生技醫药、农業环保、高新技能、文創设计和體育教诲等多個范畴。

“70%的台灣團队经由過程口碑入驻創業公社。”郑博宇認為,創業孵化基地最首要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辦事。是以,他成心在創業公社冲破“台灣专區”的观点,他但愿凭仗本身團队的尽力,可讓台灣的年青創業團队尽快融入大陸的創業高潮中。“我會帮他们接地气。”郑博宇認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瓶颈就是“不接地气”。“大陸市場太大了,能不克不及正确触达方针市場,能不克不及接地气很首要。”是以,郑博宇与團队成員积极其台灣青年搭建創業咨询平台,他但愿小到租房,大到打点工商注册,均可觉得他们解决落地成长的所有需求。别的,他還建议两岸青年創業團队需多加互助,比方,台灣創業團队可以请大陸的CFO(財政总监)和PR(媒體公關)介入相干事情。

据郑博宇先容,創業公社除在北京驻扎之外,還在天津、厦门、哈尔滨等地入驻,往后還将在深圳设点。届時,台灣的青年創業集團可按照本身需求前去分歧都會成长。“北京和深圳合适真心有心成长創業的年青人。”郑博宇奉告记者,深圳汇集大量高科技企業,也為年青創客供给了不少优惠政策。

新的一年,郑博宇但愿可以帮忙更多想要来大陸成长的台灣創客们站稳脚根,走得愈来愈远。

北大博士生王裕庆:

倡导两岸青年“放飞”式的體验式交换

王裕庆在北京念书已4年多了,他早已把本身看成為了“大陸通”。

与大部门台灣青年同样,在北京大學國際瓜葛學院攻读博士的王裕庆在年终到临前返台与家人團圆。不外,這一次他還带上了本身的大陸老婆。在過年時代,改善近視,他们游历寶島,也举行了一次“體验式的交换”。

终年存眷两岸瓜葛的王裕庆認為,两岸青年學子必要的不但仅是集團放置,更必要“放飞”式的體验式交换。“给一张舆图,一個德律风卡,本身去體验”。他不建议交换勾當放置過量的座谈會,若是可行“一對一”式的交换會是更好的选择。“體验越多,感觉越深。”王裕庆認為今朝两岸青年仍是必要增强沟通和深条理的领會。

除“體验式交换”,王裕庆還建议,在两岸交换上采纳“三三制”(即三分之一台商,三分之一台灣社團魁首,三分之一台灣公众)的方法,讓更多来自台灣下层苍生的多元声音显現出来。

在返台過年時,王裕庆發明,相對于以往钟情利用美日及本土品牌手機,有很多台灣公众已起头利用大陸的手機,例OPPO、华為等。别的,他發明今朝在島内,不少便當店都支撑微信和付出寶付出。“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台灣同胞没有大陸身份证和银行卡,没法利用。”他但愿,将来可以或许真正冲破身份的局限,讓互联網付出成為接洽两岸同胞感情的无形纽带。

博士结業后,王裕庆但愿可以留在北京的高膝關節炎治療,校担當教职事情。至于此后在大陸的糊口,他则指望台灣青年在大陸也能够具有18位身份证号码,如许往后买火車票、取票等平常糊口将加倍便捷。

“台商二代”陈臆先:

成心搭建交换平台分享大陸就業資讯

按照台灣《结合報》在2016年末所做的關于“两岸新世代——省思与對望”的专题查询拜访显示,有四成春秋在20至39岁之间的台灣青年,成心愿到大陸成长。“90后”的陈臆先即是如许一名。

陈臆先2016年從台灣淡江大學钻研生结業后,找到了一份在上海的事情。今朝,她在大陸事情不到4個月,為一家留學教诲参谋機構的公關。“台北就業市場饱和,起薪低,找事情坚苦。”陈臆先先容,在台北硕士结業生的月薪是22k至25k(每個月薪資2.2至2.5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800至5500元摆布),但是她在上海却可以直接拿到台灣30岁摆布青年的薪資,“落差還蛮大的”。

陈臆先说,像她同样刚结業就到大陸事情的台灣年青人還很多。不外,他们在找事情的进程中碰到過雷同的坚苦,比方,在大陸没有专门针對台灣學生找事情的平台,求职者缺乏就業資讯等。

在上海事情几個月,陈臆先發明大陸的電子商務和挪動付出走在台灣前列。“回到台灣還要找零錢,在大陸利用微信或付出寶就很便利。”陈臆先奉告记者,她刚回到台北時還出過一次洋相,付款時不给錢,把手機递给售货員。“大陸有不少处所值得台灣鉴戒和进修。”她感伤道。

陈臆先除担當留學教诲参谋機構的公關之外,她另有此外一個身份——台灣學生联谊总會副秘书长。“将台灣青年學生调集在一块儿,是一股鼎力量。”在2017年,她等待可以经由過程联谊总會增强两岸青年的交换,若是可能她還但愿可以与其他协會和集團,配合搭建一個辦事两岸青年交换的平台,分享大陸就業資讯。

提及往后的筹算,陈臆先暗示,未来她還會继续在大陸成长。“我怙恃在十多年前就来到广东做买賣,我也算是‘台商二代’了。”陈臆先说。




歡迎光臨 台灣國際留學代辦中心家長交流論壇 (https://gostdy.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