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陆18年 台灣學者大陆关注幼兒教育18年
中新社晋中3月20日電 题:台灣學者大陆存眷幼兒教诲18年中新社记者 宋立超
“我虽在台灣长大,但本籍山东,是血脉相连,是以我但愿咱们的民族人材辈出。”在山西省晋中市主妇兒童勾當中间的公益讲堂上,一名台灣腔平凡话的教員侃侃而谈。
本年是高敬尧来大陆的第18个年初了。降血壓藥,虽然已年满58岁,本该在家中享嫡亲之乐的他仍是選择继续機車借款免留車,在各地奔走讲课。19日,在河南洛阳师范學院任學前教诲學院传授的高敬尧赶来山西,在晋中市妇联举行的家庭教诲培训班上,為近百位平凡市民分享育兒常识。
“不迁就的教诲——从新熟悉您的孩子”,这是高敬尧这次公益课程的主讲内容。他认為,每个兒童都是有别于成人的自力个别,家长们的育兒立场必要扭转。
“我从1999年来到大陆,當时候平凡家庭的孩子學業是最首要的,几近每一个孩子都颠末不异的發展阶段,个别差别化教诲、因材施教等理念很难被接管。”20日,高敬尧在接管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从阿谁时辰起,高台北汽車借款,敬尧决议将事情重心从台灣转移至大陆,四周奔波鼓吹本身的教诲理念,而且一干就是18年。
“對峙。”高敬尧如斯形容这些年的履历,“从最初的‘铁板一块’,到厥後逐步松动,再到如今的器重,我几近见證了大陆幼兒教诲理念的变迁。特别是现在官方和民间都极為器重本质教诲,‘填鸭式’教诲方法已不被承认。”
高敬尧说,跟着“80後”一代起头為人怙恃,教诲履历、眼界广泛超過跨過一截的年青家长们在幼兒教诲观念方面较着加倍开放,他们加倍注意培育孩子优异的个性和风致。
“孩子不是从属品,教诲也不克不及全期望教員,家长在孩子的發展进程中饰演偏重要脚色,是以,家庭教诲观念的变化很首要。可喜的是,我已看到了这类扭转。”高敬尧说。
果不其然。在公益讲堂现场,年青怙恃们對高敬尧的分享十分承认,课後發问环节乃至因人数浩繁而不能不耽误时候。
“固然不满是我的功绩,但看到这些我仍感触这18年没有挥霍时候。”高敬尧欣慰暗示,“只有科學的育兒方法,才能為培养出有利于社會的栋梁之才打下根本。”
背上简略的背包,高敬尧说還得赶到下一个都會。这位干劲实足的台灣幼兒教诲专家還没想着停下脚步苏息。“不论是台灣仍是大陆,孩子都是将来的北京賽車,但愿。趁着還能走得动,我還要多做一些事变。由于大陆是我另外一个家。”(完)
頁:
[1]